【考试】关于开展国家卫健委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与应用培训项目的通知

导语

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与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以及《中医药法》相关要求,联合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与应用培训项目,并授权中医药适宜技术开发推广办公室负责项目推广工作。

项目背景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加快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支持社会力量提供中医医疗和健康服务的意见》(国中医药医政发(2017)23号)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等文件精神,结合《中医药法》发展中医药教育,培养中医药人才,运用并推广适宜的中医药技术方法要求,经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和国家卫生健康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充分沟通、友好协商,双方共同合作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与应用培训”项目。

项目概述

根据国务院《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支持社会力量提供中医医疗和健康服务的意见》精神,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委托中医养生康复医疗专业委员会负责本方项目具体实施工作,并由养生康复专委会牵头组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与应用培训项目专家委员会,养生康复专委会负责项目教育培训工具开发、项目师资培训及考核平台建设、教学点及项目日常运营工作。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与应用培训工作,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标准化培训服务,在中医药健康服务领域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培训模式

项目采取线上理论教学与线下实操面授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其中,线上理论培训部分,由项目专家委员会邀请高等院校、医疗机构、行业学术团体内专家学者,共同为培训项目录制了全程系统的在线网课,参训学员须统一通过项目指定培训平台接受线上培训,学员参加线上培训最低时长要求不得低于36学时(每学时45分钟);线下实操面授部分,由通过审核设立的项目培训教学点统一按照项目管理办法及项目培训大纲要求组织开展现场培训,学员完成线下面授培训后统一参加项目考核。

中医小儿推拿培训总学习时长至少达到78学时,其中线上培训时长不得低于36学时,线下培训时长不得低于42学时。

项目要求中医体质评估调理培训总学习时长至少达到85学时,其中线上培训时长不得低于36学时,线下培训时长不得低于49学时。

项目要求中医康复培训总学习时长至少达到85学时,其中线上培训时长不得低于36学时,线下培训时长不得低于49学时。

培训对象

各大医院、中医养生馆、针灸推拿保健院、社区康复中心、小儿推拿保健服务机构、母婴服务机构、亲子机构、幼儿园、产后康复中心、家政公司等机构从业人员;社会各界中医、针灸、推拿爱好者;

专业科目

1、中医康复技术

通过系统专业的培训,学员能够独立为患者提供家庭健康调理、术后或病后理疗和特需人群康复理疗等服务,并能够独立进行健康宣传与保健咨询等工作。

学员培训结束并通过考核,可在全国各地的中医养生馆、社区健康中心、高级美容院、高端养老院、养生度假胜地等中医健康服务场所就业。

2、小儿推拿技术

经过系统专业的培训,学员能够运用小儿推拿方法对小儿常见病症进行调理,让孩子少吃药、学员学习结束并通过考核获得证书,可在全国各地的小儿推拿保健服务机构、幼儿园、中医养生馆等中医健康服务机构就业。

3、中医产后康复调理技术

通过培训成为产后康复师,可进行产后体质调理,子宫复旧、盆底健康、形体恢复、母乳喂养等方面工作,为产妇提供产后营养、心理、康复指导,帮助产妇利用产后黄金期对体质、肌肤进项综合调理,使机体尽快达到最佳平衡状态。

学员学习结束并通过考核获得证书,可在全国各地的月子中心、产后康复中心、妇幼保健院、中医养生馆等健康服务机构就业。

授课方式

线上讲解中医基础知识,线下亲授临床技术

授课方式:网络学习+线下授课,采取理论大课培训+实践操作训练。

授课老师:均为著名中医药大学讲师及知名医院的副主任级别以上专家。

报名材料

学员在岗在校证明

身份证正反面复印件1份

近期免冠白底一寸彩照2张

近年国家陆续发布相关政策,以支持中医传统疗法,即中医适宜技术的普及,使其标准化 、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当今社会人们更加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更希望治病绿色、安全,再者国家已全面开放二胎政策,未来中医康复理疗、产后康复、小儿推拿市场容量巨大。